南方新華小編——Judy編輯
引言:
南方新華獵頭公司這份薪酬報告定位于醫藥行業,是針對藥物的早期研發、臨床開發、醫學事務、商務營銷等全流程各重點領域的人才市場需求的觀察和預測,希望對醫藥行業的從業者有所裨益。
一、醫藥行業就業趨勢
1、行業趨勢分享
從全球醫藥市場競爭格局來看,過去一年,中國市場對于全球醫藥產業越發重要,中國藥企的身影也越來越多出現在國際舞臺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從國內醫藥市場發展來看,2021,非常艱難。
在4+7帶量采購、國家醫保動態調整、新藥審批改革、抗癌藥零關稅、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等一系列政策的倒逼下,醫藥行業正迎來一輪前所未有的大洗牌,各類藥企們為了繼續在這個行業中留有一席生存之地,開始著力轉型升級。
傳統藥企,如恒瑞,正在經歷轉型陣痛;已初具Biopharma形態的百濟、信達處于商業化轉型的突破期;深陷同質化困境的Biotech們正在試圖破局;跨國藥企中國區則面臨業績壓力、人才流失等問題。
2021,中國Biotech公司在跌宕起伏地發展中。過去講故事賺市值的“好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產品質量/研發速度/市場價值等硬實力一樣都不能落下,否則,活不下去。這意味著,之后做Biotech的門檻越來越高,同時也意味著,真正好的Biotech成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裸泳的企業越來越少了。
從融資的角度來看,2021投融資交易數量較2020年仍然翻倍,投資趨向投小、投早、投新。與之前滿大街的PD-1,PDL-1不同的地方在于,當前投資機構也越來越押注于新方向了,ADC/ mRNA/ siRN等等都成為熱門詞。
2021年,在一系列破發/股價大跌/買買買/賣賣賣等熱門詞匯中,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個詞是:新藥內循環。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的調研數據預計,5-10年內,國內上千家biotech公司中能成功轉型成為Biopharma公司將不到總數的10%。更多的企業將走向整合退出或者轉型發展。
可喜的是,我們越來越多的看到中國基因的Biotech跟中國基因的傳統老牌藥企的合作。大家熟知的合作有康寧杰瑞&石藥/亞盛&信達/康希諾&上藥等等。
類似這樣的合作會越來越多,也一定會越來越成功。早在十多年前初入醫藥獵頭行業時,曾經跟一個圈內海歸藥研背景大咖探討過類似主題。當時他講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也許我們這一代海歸科學家的使命就是成為中國制藥業的墊腳石。中國制藥業最終崛起,靠的一定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年輕一代。”我覺得崛起就是現在了。
2022年生物創新藥的終局在哪?什么樣的企業會走出來?真正的創新生態將如何構建?未來的關鍵詞究竟是什么?讓我們心懷希望,拭目以待。
2、市場洞察
3、早期研發
2021年,港股市場、科創板的火熱,和“破發”的涼爽,恐怕是非常有趣的現象。超過10家公司股票上市的熱鬧,也敵不過投資者的冷靜。
Research方面,候選人對自己年終獎的預測保持樂觀,只有8%的候選人認為會比之前有所減少,同時15%左右的候選人認為公司在2022年的團隊規模有一定縮減。
在“資本寒冬”這句狼來了的喊聲每年都似乎更大聲的情況下,醫藥早研人還是抱有樂觀的態度,可見對醫藥未來的市場是值得期待的。
獵頭公司調查發現:甚至超過70%的候選人認為公司會在2022年有大規模擴張,在政策導向/資本市場的需求下,也許早研團隊對公司接下來的發展將越發不可或缺,越發重要。
當然,緊跟著火熱的市場需求,近40%的候選人對下一份工作薪資有40%漲幅預期。
本身供需就不太平衡的熱門市場,可能會進一步增加競爭的可能。目前熱門的崗位較大量仍然在疾病生物相關崗位,尤其腫瘤、免疫方向,新領域比如核酸、ADC、基因治療等也是熱門方向。
同時稀缺崗還在臨床藥理、臨床前毒理方面,有明顯候選人活躍度小于市場需求的情況。
4、臨床運營 & 藥品注冊
隨著《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和《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國內臨床試驗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2021年,CDE藥物臨床試驗登記平臺的數據顯示共有3247項臨床試驗進行了公示,同比增加了2.7%。其中國際多中心試驗占到309項,同比增長51.5%。(引自:中國藥學年鑒 2021年國內藥物臨床試驗年度報告)
結合以上數據,我們不難看出,2021年醫藥企業對臨床運營人才的招聘需求更高了,不僅看重人才是否有全球視野,是否參與國際多中心的臨床試驗,而且對人才的跨國以及跨部門的合作和溝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薪資漲幅方面,醫藥公司卻趨于逐漸冷靜的狀態,會理性評估人才的性價比。同時,由于2021年國內藥品注冊蓬勃發展,國內藥品注冊人才需求量呈井噴狀態。隨著臨床試驗的數量激增,醫藥企業尤其側重注冊人才是否有NDA,BLA申報經驗上。從人才需求級別分布來看,跨國醫藥公司以及成熟的創新藥公司,注冊人才需求集中在經理或高級經理級別的職位上。
對于初創的醫藥公司,注冊人才需求集中在注冊總監或負責人級別上。從招聘要求來看,無論是外企還是國內公司,對注冊人才是否有跨國醫藥公司經驗,且有較好的英文溝通和表達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獵頭公司調查從薪酬調查數據來看,臨床運營和藥品注冊的人才在薪資漲幅的期望上,都表現出了一個很高的期望值。這和當下臨床運營和藥品注冊人才供不應求的情況也完全相符。數據顯示,臨床運營人才期望30%以上漲幅的比例達到38%。
藥品注冊人才期望30%以上漲幅的比例達到22%,其中40%及以上的漲幅比例達到19%。這個數據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這兩個板塊人才在市場的受歡迎程度,當然毫無疑問給醫藥企業招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5、藥物警戒
2017年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以成員身份加入ICH,意味著中國的藥品監管部門、制藥行業和研發機構將逐步轉化和實施國際最高技術標準和指南,推動國際創新藥品早日進入中國市場。
藥品安全問題伴隨藥物的整個生命周期,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國家不斷修改執行藥物警戒質量管理規范與國際接軌。
2021年頒布的GVP中非常明確的規定了企業藥物警戒的從業人員配置、體系建立、工作范圍和要求也給個各家藥企藥物警戒工作帶來挑戰,催生了大量的藥物警戒崗位需求,尤其成熟的藥物警戒從業人員更是市場搶奪的熱點。
目前看來,各家公司最急需的是藥物警戒醫生崗位,因為這個崗位的要求是需要臨床醫學專業背景和臨床醫生工作經驗,市場也是處于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
6、商務&營銷
醫保準入:目前醫藥衛生市場主要受政策影響,準入的壓力也隨之上升。從既往的醫院級市場準入,到區域招投標,到國家醫保談判,醫藥公司對于準入和大客戶管理人才的需求會進一步增加,以適應未來政策性導向帶來的市場變化。
創新市場營銷:醫改大潮,新冠驅動下,市場營銷轉型升級已成為企業決勝的關鍵能力之一。特別是價值營銷,數字化及多渠道甚至全渠道營銷,為醫生,醫院,醫保,患者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實現線上線下,院內院外的無縫銜接。
數字化人才需求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醫療機構對新技術的接受速度,以及醫療行業公司數字化營銷業務的發展。
遠程醫療、在線問診業務數量增長迅速,人工智能在醫療中的應用場景也受到更多關注。新產品計劃:隨著新產品審批速度加快,創新藥上市速度也隨之加快,對新產品上市計劃人才的需求因此也更加明顯。
新生態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醫療因為疫情的關系發展迅猛,包括醫療內容運營,患者運營,醫生運營,用戶運營,慢病運營等專業運營人員緊缺。
企業用戶是互聯網醫療公司的主要變現方式之一。面向藥企,保險公司,醫院,政府等的B端解決方案類銷售緊缺。
二、職位薪酬表
如需報告原文PDF可添加下方電話綠色聯系方式
以上就是「南方新華——24小時極速獵頭」帶來的南方新華 | 第7期《2022年大中華區醫藥行業薪酬報告》發布的全部內容!
南方新華獵頭在線客服:137-1876-7011 歡迎咨詢
獵頭公司
醫藥行業
薪酬報告
職場
醫療健康與生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