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新華(m.nvelei.cn)小編整理:
我們的芯片發展史,最早要追溯到20世紀五十年代。
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的重點關注下,半導體技術被列入國家重要的科學技術項目。
1960年,中科院半導體所和河北半導體所正式成立,標志著我國半導體工業體系初步建成。
1968年,無錫無線電機械學校與“742”廠合并,開始搞新型半導體工藝設備的研究、試制和生產。
1982年,我國專門成立領導小組,籌備許久的關于中國芯的第一個發展戰略誕生——“531”戰略。
1988年,我國集成電路產量達到1億塊,標志著我國開始進入工業化大生產,比老美晚了22年,比日本晚了20年,從1965年的第一塊集成電路,中國用了漫漫的23年。
20世紀90年代,909工程的審批上吸取了908的教訓。資金計劃審批幾乎是即刻就到位了。
2001年,中國的龍芯項目也在悄然地進行著。由于技術上面的不成熟,還無法得到市場的認可。
2006年,“核高基”重大專項正式上馬。將“核高基”列為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首,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并列。
現在,美國技術制裁的情況下,換種思路考慮何嘗不是促進中國的高新技術發展了,美國是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未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國產芯片發展,人才是關鍵。
雖然我們目前的芯片行業達到夠用水平,但是我國芯片對外依存度依然很高,據統計:2022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達到6355億個,同比增長16.9%;金額為27934.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4%。我國二極管及類似半導體器件進口7497億個,同比增長38%;金額為191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2%。
芯片產業人才缺口大、芯片產業人才隊伍難成體系是當前芯片發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難。根據大數據統計,到2025年我國芯片專業“高精尖”人才仍會有將近30萬的缺口。
在芯片行業中,芯片設計工程師、芯片開發工程師、芯片測試工程師、芯片封測工程師、晶圓制造工程師、半導體加工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制程工程師、PIE工程師、PDE工程師、良率提升工程師、質量工程師、RE工程師、薄膜工藝工程師、光刻工藝工程師、擴散工藝工程師、刻蝕工藝工程師等等,以至于中國芯片技術遲遲不能突破,人才缺失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國芯片行業所需人才的需求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顯得更為強烈,作為一家半導體芯片行業獵頭公司的專業獵頭,從我們對芯片行業成功交付案例來看:
架構工程師、數字ic設計工程師、驗證工程師、后端設計師、DFT工程師、模擬設計工程師、版圖設計師、封裝工程師、工藝工程師等等崗位都是我們為芯片行業大量交付過的高端崗位人才,但這遠遠還不夠中國芯片行業突破桎梏!任道而重遠。
附錄:國產芯片企業前十排行榜
經專業評測的2023年國產芯片十大品牌居前十的有:海思Hisilicon、聯發科Mediatek、紫光展銳、豪威科技OMNIVISION、華大半導體HDSC、龍芯loongson、兆易創新、中興微電子SANECHIPS、匯頂科技GOODIX、地平線Horizon等,上榜芯片十大品牌榜單和著名芯片品牌名單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實力的品牌,排名不分先后,僅供借鑒參考!
芯片品牌主要屬于商標分類的第9類(0901、0910、0913)、第42類(4220)。
獵頭公司就選南方新華,獵頭公司聯系方式:137-1876-7011
專業團隊,精準推薦,高效入職,無入職不收費
獵頭咨詢客服微信:13718767011
芯片行業獵頭
獵頭公司招聘